只有现代人或者老外才关注心理活动的规律吗?当然不是。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根据自己的观察评定学生的个别差异,把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上、中人以下三个类别,“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实际上相当于现代测量学中的命名量表和次序量表。
三国时期,刘劭著在他的《人物志》中,把人分为圣贤、豪杰、傲荡、拘憟,并提出了心理观测的一条基本原理,即“观其感变,以审常度”,意思是根据一个人的行为变化便可以推测他的一般心理特点。由于该书对人物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美国的施罗克(J.K.Shryock)曾经将它翻译为英文,于1937年以《人类能力研究》的书名在美国出版,向西方介绍了刘劭的思想。
世界上最早做分心测验恐怕要数南朝人刘刘勰吧,他说“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无一时俱成”,原因是“由心不两用,则手部并用也”,意思是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不易实现,原因是一心不能二用。
对婴儿期感觉-运动的发展古人也有测量方法的。南北朝时期的学者颜之推十分关心儿童的心智发展并对民间有关周岁试儿的实践加以总结,并详细记载,有点类似“抓周”,在周岁儿面前放特定的物品,“观其所取,以验贪廉智愚”。这种以实物为材料的近似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可以说是量表测试的前导。
“七巧板”是最广泛流行的,它的操作属于典型的发散思维活动,操作的成果是形象转化,这可以说是对创造力的很好的测试。九连环是另一款民间智力游戏,其设计之巧妙,也可以和现代的魔方、魔棍相媲美。七巧板、九连环等后来传入西方,受到推崇。七巧板类型的拼图任务现在几乎为当代多数智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使用,并且已经发展成为标准化的纸笔型测验。
中国文化里的智慧博大精深,关于心,又岂止以上所说的测验这一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