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分类标题

鸡汤第一撕——“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作者:秘书处 浏览:

鸡汤第一撕——“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育儿话语中,最忽悠人的莫过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认清早教机构的骗术后,我们看到,孩子成长的起跑线,其实是妈妈。
01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是早教机构的忽悠
 
       世界上最成功的营销,莫过于生造一种概念,植入消费者的头脑。“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早教机构生造出来,植入无数年轻父母头脑中的概念。所以,有如说早教卖的是一种教育,不如说是卖的一种概念。可惜这种骗术至今仍催眠着千千万万的父母。
虽说“教育是什么”是争论了几千年的话题,但“早教无用”却是心理学、教育学界近几年早有的共识。
随手翻检严肃的教育学、心理学刊物,论证早教作用的论文俯拾即是。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属于肌肉记忆的体育类、艺术类早教,由于身体的柔韧性、可塑性年龄越小越好,与肌肉记忆的时间长短成正比,所以“起跑线”与年龄正相关。器乐、体育、武术类训练越早越好,“童子功”不仅有优势且享用终身。在这类教育范畴内,“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成立的。
但智力类教育并非如此。
       首先,智力的发育与人的神经中枢尤其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髓鞘化密切相关。髓鞘化未完成,功能就不能产生。神经细胞髓鞘化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同步,并非生物学之外的力量可以影响的。换句话说,神经细胞髓鞘化并不因人为的训练而加快,训练既不能促其发展,也不能阻其发展。再通俗点说,年龄不到,什么训练都不管用。比如,你不可能用大脑训练的方法让一个两岁的孩子发展出成熟的逻辑思维。因此,智力的发育与年龄的相关度高而与训练的相关度不高。有不少心理学实验表明,学前班学算术的孩子只在小学的第一年显示出优势,到二年级便毫无优势,与从未早教的孩子并无差异。
        其次,也有大量研究表明,过早对孩子进行数学等学科的训练,剥夺了孩子对该学科的新鲜感,降低了孩子的兴趣,以后上该学科时,反而产生厌倦感,降低了学习的动力,反而不利于学习。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道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早教机构的大忽悠,年轻的父母们就该省悟,不再花冤枉钱去折磨孩子。如果你还执迷不悟,只能说你有“父母焦虑”。跟你的现实处境及看法、个人经历、原生家庭有关。
02
妈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虽然智力的开发并非越早越好,但情商的发育却与早年有关。
情商以及感知幸福能力的发育的基础,是亲密感、安全感、信任感(简称“三感”)。而这“三感”的发育,在孩子0-3岁就基本决定了。
“三感”尤其是安全感与熟悉感密切相关。某种意义上,陌生就意味着不确定和不可控,也就意味着不安全。相反,熟悉意味着可知、可控,也就意味着安全。对孩子而言,谁最熟悉?妈妈,当然是妈妈。还在娘胎里的十个月,孩子就熟悉了妈妈的体温、气味、声音、行为律动和生活节奏。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最熟悉的人,莫过于妈妈。所以妈妈是最能提供熟悉感,进而是提供安全感的唯一。同时,熟悉也是亲密感和信任感的前提,因此妈妈也是亲密感和信任感的最早提供者。
孩子出生以后,妈妈通过养育(喂奶、排便等)、游戏、满足孩子需求与孩子躯体相交,肌肤相亲,耳鬓厮磨传递母爱,进一步强化孩子的安全感、亲密感和信任感。
无数研究表明,情商的其他构成要素,尤其是自信心、亲社会能力、感知幸福的能力,都是建立在“三感”的基础上的。可能说,孩子逐渐发展起来的乐观、自信、阳光、开朗、上进、宽            容、豁达、幽默乃至爱心、善良,都是以“三感”为基础的。我自己做过的大量个案也表明,那些自卑、敏感、多疑、敌对、狭隘、偏执、阴暗、刻板、刻毒和反社会倾向,都跟“三感”未建立有关。
那些厌学、离家出走的孩子,都可以追溯到早年“三感”的缺失。
那些攻击、暴力、反社会的孩子,都可以追溯到早年“三感”的缺失。
那些孤独、自闭、胆小、退缩的孩子,都可以追溯到早年“三感”的缺失。
那些敏感、多疑、神经质甚至伴有迫害妄想的孩子,都可以追溯到早年“三感”的缺失。
那些腰缠万贯却郁郁寡欢的人士,都可以追溯到早年“三感”的缺失。
       还有那些功成名就万人仰慕却深感活着没意义的人士,都可以追溯到早年“三感”的缺失。
以及那些恋爱成功婚姻满却没有幸福感的美帅哥美女,都可以追溯到早年“三感”的缺失。
03
怎样才对得起“母亲”这个称号
 
        既然孩子的“三感”决定了一生,既然0-3岁就决定了“三感”,既然“三感”取决于头三年母亲的养育,母亲就成了孩子生长发育、情商智商、人生成败、人生幸福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就有必要澄清一些误解,让“母亲”回到母亲,让更多的女性成为母亲。
“写一万篇文章也不足以讴歌母亲”。这样说的时候其实已经偏离了“母亲”的原意,已经被文化尤其是意识形态建构了、也玷污了母亲。
“母亲”历来是被文化建构的,未被文化建构的是婴儿嘴里自然发出的“妈妈”。
马克思曾经说过,“妇女解放是衡量文明进步的天然尺度”。
2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可谓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妇女解放却并未与之同步。对“母亲”尤其是“母职”的争议就是证明。
       近期网媒对云南华坪女校长张桂梅的热议透露了此中消息。
获得国家大奖的张桂梅自己一生不育,却让一千六百多名女孩考上了大学。惹了众怒的不是她的义举,而是她“避免了这些女孩早早嫁人早早生子的悲惨结局”(原意而非原话)的说法。
跟帖非议她的主要是以养育孩子为职业的全职太太。这些非议又引起了张桂梅粉丝的强烈反弹。
       这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口水仗,这涉及到对“母亲”和“母职”的争议和严肃思考。
自人们熟知的女权主义旗手西蒙.伏波娃视“母性”和“母职”为将女人变为奴隶的手段以来,生孩子养孩子被视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强加和压迫,和男人一样当学霸、干事业、做高管、搞科研、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与男人平起平坐,被视为当代女性的价值追求。进而仇视已婚女性,提出“取消母职——取消这个作为男权制之基础的女性义务角色,停止无酬劳和被固定责任的情感模式”(吕频《代孕即将合法化了吗?令人焦虑的母职交易》)。
       这种主流观点导致了职场女性、精英女性与男性一样去闯荡江湖,去争夺公共世界的角色、成就和奖赏。
和这种女权主义对立的是以“女德班”为代表的传统观点。她们以《女儿经》为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认为女性的天职就是生儿育女,对男人百依百顺。她们视任何与生儿育女无关的“大事业”为“不务正业”。她们嘲笑“大龄剩女”,谴责不育女性,攻击事业成功而不婚不育的女性为“人生的失败者”。
这种传统的保守的“母职”观稍有常识即知其荒谬,但女权主义对“母职”的颠覆却更让人警惕。
        从社会学看,这种女权主义母职观,实际上是公域和私域分离的结果。如果将生产只视为物质财富的生产,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将生产的场域从家庭的私域移出到社会公共空间的公域。如此一来,就只有公域的生产有产品,有价值。而家庭的私域内的活动是无产品的,无价值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将女人逐出了生产领域,剥夺了女人生产价值从而拥有价值感的权利。
        从文化学看,这种女权主义的母职观仍然是被男权中心主流文化建构的。他们主张女人要拥有和男人一样的社会角色和权利,要有男人一样的用武之地和事业,其后隐藏的仍然是男权文化观念的价值观。
       而另一种看似不偏不倚的观点——女人既要做职场女性又要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其实也是男权中心的观点。“贤妻良母”——对夫是妻,对子是母,唯独没有自己。“相夫教子”——应当理解为“帮助丈夫教育孩子”(因为“子不教父之过”规定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人是丈夫),女人不过是帮助男人的助手而已,主角仍然是男人。
本文还要从发生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为“母职”正名。
       从发生学来看,人类发生由生产开始,而最重要的生产是人的生产。母亲是生产人的主角。生育是人类最根本最重要也最伟大的功能,所有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抵不过人的生产。遍览初民社会,各民族图腾各不相同,而生殖图腾则无不相同。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生殖崇拜、生殖图腾。
从心理学看,不仅人的“三感”由母亲决定(如上文所述),而且母亲的情绪、价值感和幸福感,直接影响着一个家庭的氛围。曾经用羊水为孩子提供“抱持性环境”的母亲,也用自己的情绪情感维持着一个家庭的幸福。
妻子不高兴,丈夫高兴得了吗?
妈妈不幸福,孩子敢开心吗?
       当我们在讴歌母亲的时候,其实已落在了男权主义的窠巢。因为你讴歌母亲的付出、奉献,其实已经把挣钱养家、打拼职场、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看成了价值,而把生儿育女看成了无价值的牺牲。
上一篇:全学段学生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下一篇:没有了

主办单位: 成都市应用心理学研究会
电话:028-86617330   传真:028-86617330
地址:成都市双兴大道1号电子科大科技园15栋
成都市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相同影像!
蜀ICP备2022029442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